新闻资讯
  • 企业新闻
  • 五鑫论坛
  • 行业动态
五鑫论坛
  网站首页 >> 新闻资讯  >> 五鑫论坛
我的母亲
      母亲一辈子没读过几天书,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,但她用一生的亲力亲为诠释着《弟子规》中的精髓,虽然她不知、也从来没有学过《弟子规》。当我们长大成人,结婚生子之后,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,最能感悟到儿时父母的艰辛、父母的无私伟大、不求回报的爱。
      对老人,母亲是一个没火没性的人。从我记事起,母亲总是在奶奶起床未下炕前准备好温水,喊声“娘,洗脸吃饭了”,方可开始自已忙碌的一天。对于奶奶的规矩多,母亲没有任何怨言,还是每日换着样做给她吃,陪她说话,嘘寒问暖。在那个吃穿都是问题的年代,第一磨的白面是奶奶的,父亲是主劳动力,也会吃一些净面,母亲则领着几个孩子天天吃粗粮。这样母亲还是很知足,时常讲起父亲在哈尔滨,自己领着大姐吃救济的日子,把玉料瓤磨成面做粥喝的时光,意在让我们这帮孩子万事要知足,要珍惜。
      对子女,母亲是一个严厉的人。见人有音,去人有声,是常理;有亲戚有客人时不得上桌是硬规定。
      小时候,母亲是一个不知困倦的人,我们钻进被窝,母亲在纺线织布;一觉醒来,母亲仍在煤油灯下穿针引线,缝补一家人的温暖。只有冬季来临,母亲唠病发作实在起不来炕了,才头顶着墙跪着趴几天。那时候,特希望她快点好了,别这么痛苦;又希望她能无病无灾的多躺几天,别这么劳累。大姐常说咱娘一辈子做的活车载船拉,做完自家的,还有娘家十几个侄儿的(两个妗子都过世早),孙辈的,重孙辈的。
      也许母亲的善良感动了上苍,人到老年,病反而减轻了不少,可以愉悦的和我们享几年福。而三姐夫的意外离世又让她多了些许牵挂。事情发生后,她只陪了三姐住了几天,毅然决然的回家了,无论我怎么催促,她都不回应。有一天她说,我这么大岁数了,可以陪她一天、一个月,不能陪她一辈子,得让她个人接受、适应。这时候我懂了,她这才是真正的疼、真正的爱啊!每当雷雨天,母亲总是无言的站在阳台上,她是想用这种方式陪着远方的三姐,孩儿啊别害怕,有娘呢。
      娶了媳妇,母亲没有“退休”,而是更多了一个挂念的人,吃完饭,总是第一个冲到水池旁洗刷,任由妻子抢,总说你们穿的干干净净的,别粘手。入冬了,知道妻子腿不好,早早的做好棉裤,叮嘱她别冻着,有事没事娘俩更是有说不完的话。
      对邻里,母亲是一个随和的人,是个有求必应的无所不能的人。每当婚丧嫁娶,只要母亲知道了,不用叫她也会是最忙的人。她总说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,别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。06年,要接母亲来黄骅定居了,车到家中,真是感动,满满的,五间屋的人,个个红肿着眼,说着不舍,道着再会。房前德爷,更是拉着父母的手,失声痛哭,一个劲的说,没好够。
      来到黄骅,总以为她们会不习惯,但很快家中又变成了“老年会所”,长住的、住闺女的都会去家中坐会,唠唠家常。楼下王大娘去世,那几天母亲给二哥看家,缝鞋扯孝,帮衬着,感动的二哥二嫂见人介绍我都是“这是我婶婶家的兄弟”。从母亲身上,我看到的不是人情淡了,而是我们自己的心变冷了。只要对别人付出热心,别人也会还你以微笑。
      对亲属,母亲是一个大方、大度不拘小节的人。
每次去姥姥家,碰到周家大舅,他总会讲那个发生在吃糠咽菜年代的事。那天,大舅来我们村盘乡做小生意,被母亲发现了,招呼过后,母亲便叫大姐去等大舅,说:到饭点了,拉大舅来家吃饭。但那个年代,家家闹饥荒,又不是近门同姓,大舅死活不来,但大姐硬是又哭又拉硬把大舅拉回家。几张烙饼,几个炒鸡蛋,那可是当时最拿得出手的食物了。饭菜上桌了,母亲的一个眼神,大姐便拉着妹妹们瞬间“消失”了。母亲知道,“孩子们有吃的,您快吃”那纯是睁眼说瞎话,孩子们在跟前,大舅怎能下咽。以后大舅见人总说:“老邱家,真热乎人,孩子们真懂事。”
      结婚了,有了双方父母,到了大忙秋收,无论家中多忙,母亲总会催我去给岳父家忙几天。过年了,也会嘱咐我一年到头了,去看看,总嘱咐我说谁都有双重父母,多体谅对方。
     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,一辈子贤淑谦和,与人无争;母亲又是一个伟大的人,尊老爱幼,用身体力行的表率教育子孙做人、做事。
      孝道是有心灵感应的,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,更有行为的示范作用。它可以影响一个人品格的形成,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取向。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在每日的身教中得以延续,得以传承。